-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化療后貧血怎么回事
- 化療后貧血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徐文皓 副主任醫師

化療后貧血是腫瘤患者常見的一個不良反應,與腫瘤的類型、治療方案以及化療周期等均有關。統計發現,30%-90%的腫瘤患者合并貧血,這是化療藥物的毒性。化療藥物的毒性不僅阻斷了紅系前體細胞合成,影響了骨髓造血。而且化療藥物會在重復周期過程中蓄積,導致貧血發生。通常貧血的嚴重程度,隨著化療周期增多而加重。如果合并其他藥物,比如新型的小分子靶向藥物,或者是單克隆抗體,則會加重貧血。為此各個國家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對腫瘤化療相關的貧血進行了分級和嚴重程度的評估指導應對。2019年中國也出臺了腫瘤相關的貧血治療專家共識,其分級將貧血分為五級。0級就是正常的血紅蛋白值,1級就是輕度的貧血,血紅蛋白>90g/L,2級是中度貧血,血紅蛋白在60-90g/L,3級是重度,血紅蛋白是在30-60g/L,4級就是血紅蛋白<30g/L。除此之外,根據級別也給出了相應的治療意見,包括輸血、補充鐵劑以及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應用等。總之化療后貧血在腫瘤患者中較為常見,醫生會根據專家共識,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給出綜合的治療方案。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