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直腸癌保肛手術后遺癥
- 直腸癌保肛手術后遺癥
-
參與醫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張浩波 副主任醫師

由于位置越低,血供越差,低位直腸癌手術發生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保肛手術后,為了確保吻合口的功能安全、排除隱患,低位直腸癌手術需要暫時做腹部回腸造口,在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內,大便需要從腹部的人工肛門排出,3-4個月后,待吻合好后再做簡單的手術,將造口關閉,大便才能正常排出。此外,部分保肛手術位置較低,雖然肛門的形式保留了,但是功能很差,手術后大便次數會很多,甚至每天達到10余次,且控便功能不好,稀便不能控制的時候會影響生活、工作。直腸癌分高位直腸癌和低位直腸癌,距肛門8cm以內的叫低位直腸癌。低位腸癌手術牽涉到保肛問題,因為不僅要兼顧腫瘤的根治性,另外還要保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所以離肛門越近難度越大。一般來說,距肛門5cm以內的低位直腸癌不能做保肛手術,要做永久性的腹部人工肛門,距肛門5-8cm才可以進行保肛手術。所以總的來說,保肛是趨勢,因為畢竟和腹部U型性造口不同,大便可以自然地從肛門排泄,能提高生活質量。但還是需要觀察具體的位置,既不能勉強做保肛手術,也要尊重患者的意愿,還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需要在盡可能前提下進行保肛手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