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硬化中醫辨證是什么
- 肝硬化中醫辨證是什么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中醫院 郭靜 副主任醫師

中醫對于肝硬化認識和西醫有類似的地方。在西醫上,肝硬化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中醫現在也開始向西醫靠攏。如肝硬化的代償期,中醫認為是積聚、腹內有積塊,或脹或痛,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積聚都會有脹痛表現,腹內有積塊就叫積聚。
積聚的辨證有肝郁氣滯、肝郁脾虛,肝脾血瘀、脾腎陽虛、肝腎陰虛,在辨證時要注意其輕重緩急,因為積和聚其實是不一樣的。聚證相對較輕,主要是在氣,積證略重,主要是在血。氣的相對來說比較輕,如肝郁氣滯、肝郁脾虛就偏向于聚的多些。肝脾血瘀、脾腎陽虛、肝腎陰虛,就是積證表現。
肝硬化失代償期,大多數中醫認為其屬于臌脹。失代償期是肝臟不能正常運行,首要表現是肚子會有腹部脹大、皮色蒼黃。
臌脹的分類其實和積聚差不多,其中臌脹會多個氣滯濕阻,其也有肝郁脾虛、氣虛血瘀、肝腎陰虛、脾腎陽虛。
臌脹的辨證主要是在辨其虛實是虛多還是實多,是以攻為主、以利水為主,還是以補虛為主,其辨證是以辨虛實為主。
對肝硬化的中醫辨證首先要看其病情程度,要看其是積聚還是臌脹,每種辨證又略有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