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脫肛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孫松朋 主任醫師

脫肛是中醫來源的疾病名詞,在西醫中稱為直腸脫垂。脫肛或直腸脫垂是指直腸從肛門全層脫出,表現為患者在排便或咳嗽時直腸內翻,即從肛門翻出,進而發現肛門外面有環狀的或柱狀的脫出直腸,表面能看到環狀溝回樣隆起的黏膜。脫肛的原因非常多,目前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直腸和骶骨的固定分離、肛門周圍括約肌功能的下降、直腸冗長、小腸壓迫等。因此,脫肛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原因。可簡單理解為正常情況下,直腸能夠牢固地待在盆腔里,周圍的組織對直腸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而脫肛時其固定作用可能會減弱,甚至消失。若此時腹腔壓力增高,直腸就從內部向外翻。目前脫肛在肛腸領域非常難以解決,其手術治療的效果不是非常令人滿意。因此,治療脫肛的手術方式非常多,據統計可以達到100-300種,但還需要對脫肛進一步研究。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