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戊肝
-
參與醫生

戊肝是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簡稱,是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而導致的急性傳染病,以肝臟損害為主。戊肝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潛伏期為2-9周,平均為6周。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癥狀是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疼痛、尿色加深、黃疸,少數可伴有發熱。這些癥狀與其他肝病急性期的癥狀難以區別,持續1-2周。戊肝大多表現為急性肝炎,少數可進展至肝衰竭。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十分常見,但多數沒有癥狀或僅造成輕微發病,經常漏診。戊肝尚無特異的治療藥物和方法,預防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急性戊肝多為自限性,可完全康復,急性戊肝患者的治療以隔離、一般治療和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同時注意避免過度勞累以及禁止應用有肝臟損害的藥物。而對于免疫低下、肝衰竭的患者,宜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療,多數戊肝患者都會自然痊愈,可在3個月內達到臨床康復,通常不會進展為慢性肝炎,死亡率較低,在1%-5%。而特殊人群,如孕婦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時,容易進展至肝衰竭,死亡率可高達10%-40%。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