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飛秒治療近視眼的原理
- 飛秒治療近視眼的原理
-
參與醫生
河南省立眼科醫院 李金 副主任醫師

2018年10月2日下午,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諾貝爾物理學獎將一半授予法國物理學家熱拉爾·穆魯和加拿大物理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另一半授予今年已96歲的美國物理學家阿瑟·阿什金。因為其發明產生的高強度超短光學脈沖的方法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該技術可以讓脈沖短到了飛秒量級。
飛秒是時間單位,等于千萬億分之一秒,即該放大的技術優勢在于創造更快、更高強度的脈沖激光,其準確聚焦在透明或半透明組織結構的內部,而不被周圍組織所吸收,對周圍組織無明顯的副作用。而飛秒激光聚焦在角膜特定的深度,角膜基質層進行激光照射后產生連續氣泡,氣泡相互融合而形成了分離界面,達到制作掃描形成光學透鏡的目的。并將透鏡從飛秒激光制作的角膜周邊的小切口中取出來。微透鏡的取出改變了角膜的形狀,重塑了角膜的彎曲度,使角膜前表面的中央變平,可以得到配戴凹透鏡,即戴近視眼鏡的效果,讓外界的光線能夠準確地聚焦在視網膜上,從而獲得想要的矯正度數。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