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醫治療
- 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醫治療
-
參與醫生
海南省中醫院 戴小萍 主任醫師

子宮內膜異位癥常表現為痛經、慢性盆腔痛、月經不調和不孕等,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西醫的主要方法采用的是激素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因其有明顯的抑制性腺軸作用,副作用大,復發率高,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現代中醫認為瘀血阻滯是內異癥發生的主要病機。臨床上根據中醫四診檢查,可分為氣滯血瘀型、寒凝血瘀型、熱郁血瘀型和腎虛血瘀型四種證型。中醫治療的基本治療大法是活血化瘀、兼顧有理氣、散寒、清熱、補腎等。中醫治療有以下方法:
1、中醫辨證施治之后采取中藥的口服;
2、在中醫藥口服療效不滿意的情況下,可以采取中醫的綜合治療,如中藥的口服配合中藥的濃煎,每晚保留灌腸,腹部或陰道的微波治療或針灸、艾灸治療;
3、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西醫有機的結合,取長補短,提高療效。內異癥屬于激素依賴性的疾病,激素治療往往需要3個月或半年的以上的時間,副作用大,有閉經,圍絕經期綜合征等表現,停藥之后復發率也很高。若是在使用激素抑制排卵的同時,給予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中藥,則能夠有效地使內異病灶得到快速的萎縮、退化、結節吸收和消散,再結合辨證及分期的治療,可以消除痛經并調經助孕。此法可以減少激素的使用量,縮短療程,且中藥無明顯的副作用,可以較長時間的服用,治療期間也可以妊娠,易于為患者所接受。在刮宮,剖宮產及人工流產,宮內放置節育器等手術的情況下使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急速上升。對于各類手術以后,患者采用中藥進行預防性治療,既可以促進宮內瘀血的排出,防止經血的倒流,又能夠降低手術的應激反應,調節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從而減少本病的發病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