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肌缺血是怎么造成的
- 心肌缺血是怎么造成的
-
參與醫生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王靖 主任醫師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的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肌缺血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而冠心病的發生大多數源自于像長期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不良生活習慣、肥胖、吸煙以及情緒激動、老齡等因素引起。這些因素可以導致冠狀動脈血管內皮上的一些沉積,像粥樣硬化組織,這種脂質的沉積會形成粥樣硬化斑塊,血管會逐漸變窄,甚至完全堵塞。限制心肌的血液供應,加上血管彈性的下降,進一步減少血液和氧氣的供應,使得心肌能量代謝異常,細胞發生缺血性的損傷,導致心肌缺血。患者可以表現為體力活動的時候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以后可以緩解,或者勞累、精神緊張的時候出現胸骨后或者心前區,有緊縮或者壓榨樣的疼痛,就叫做心絞痛。并且疼痛可以向左肩、左上臂放射,同時部分患者伴有臉色煞白、大汗淋漓。另外,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所謂的無癥狀性的心肌缺血,它并沒有在發病的時候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很容易被忽略。但是這種無癥狀性的心肌缺血,仍然是會持續進展,導致不良的后果,所以不能大意。所以建議患者,除了自我注意保健,定期體檢以外,還要根據患者的血脂的情況,聽從醫生的指導,利用降脂藥包括瑞舒伐他汀,抗血小板藥像阿司匹林,以及通心絡膠囊等治療。因為現在藥理的研究顯示,通心絡膠囊具有抗凝、抗炎、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解除心血管痙攣,抑制斑塊在血管內的形成,穩定容易破裂的斑塊等作用。該藥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降低心肌缺血的程度,減少心肌缺血的范圍,有助于減輕心肌的損傷,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