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中暑脫水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 中暑脫水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吳春波 主任醫師

中暑以后機體會出現脫水,中暑程度不同,引起的脫水程度不同,導致臨床表現也不同,脫水常出現以下幾種癥狀:1、輕度脫水:脫水量占體重2%-3%,患者會出現頭暈、惡心等胃腸道的癥狀,或者出現反渴、想喝水的感覺;2、中度脫水:脫水量占體重3%-6%,出現系統缺水的表現,比如心慌、無力等癥狀;3、重度脫水:脫水量占體重6%以上,患者會出現昏迷、多臟器損傷等癥狀。天氣炎熱、高溫、高濕時,一定要適量補水,此外還需要開窗通風、以清淡飲食為主、相對降低勞動強度、多休息,以避免中暑后出現脫水,因為嚴重脫水會危及生命。根據脫水程度不同,又分為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因此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患者需要靜脈輸注氯化鈉,根據脫水程度選擇低滲溶液、等滲溶液、高滲溶液,并且也需要結合具體病情、實驗室檢查結果,選擇具體的治療方法,不能一概而論只輸高滲溶液,因為脫水和脫鈉的比例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如果患者出現任何比較不適,比如精神差、惡心、嘔吐,或者出現明顯發熱,都需要及時將患者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早期治療干預,預后相對較好。如果出現重度中暑的癥狀,送醫較晚,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就醫為正確且安全的選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