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面癱的分型和治療
- 面癱的分型和治療
-
參與醫生
中日友好醫院 邵自強 主任醫師

面癱又稱為面神經癱瘓,分為3個主要的類型,包括中樞性面癱、周圍性面癱、面肌本身引起的面癱,其治療具體如下:1、中樞性面癱:主要是大腦半球、中腦或者橋腦的上半部分的病變造成的面神經癱瘓,通常除了面神經癱瘓外,還伴發其他神經系統的癥狀,如吞咽困難、肢體癱瘓、感覺障礙等。其治療主要是針對不同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比如腦梗塞、腦出血、腦腫瘤、腦炎、腦外傷等,根據不同的病因,加以治療;2、周圍性面癱:主要是面神經本身的病變,最常見的是面神經炎引起的面神經癱瘓。面神經炎主要是因為皰疹病毒感染,引起面神經水腫、脫髓鞘,從而導致面神經癱瘓。其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早期用激素消除水腫。另外,給予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2、硫磷酸、依帕司他等神經保護劑治療。早期還可以給予理療,在恢復期即發病2周以后,可以給予針灸治療。還有其他原因引起的面神經癱瘓,如周圍神經病引起的面神經癱瘓、腫瘤或者外傷引起的面神經癱瘓、中耳炎引起的面神經癱瘓等;3、面肌本身引起的面癱:多見于重癥肌無力,一般用膽堿酯酶抑制劑治療,如果全身系統肌肉病變較厲害,可以用激素、血漿置換或者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