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可引起首劑現象的抗高血壓藥物是什么
- 可引起首劑現象的抗高血壓藥物是什么
-
參與醫生

高血壓為常見病、多發病,在各種降壓藥物中,可引起首劑現象的藥物是α受體阻斷劑。α受體阻斷劑主要降壓機制為可作用血管α受體,阻斷兒茶酚胺類物質,主要是去甲腎上腺素與α受體結合而擴張血管,起到降壓作用。患者在體位變化時,比如從臥位改坐位,坐位改立位時,下肢靜脈擴張,儲存血液增加,會造成回心血量減少,一定程度上產生血壓降低作用,但機體會代償性興奮交感神經,釋放兒茶酚胺類物質,作用于血管α受體,收縮血管,抵消血壓下降,不會因體位變化而引發低血壓。當患者服用α受體時,上述代償作用減弱,因此可出現體位變化時,呈現體位性低血壓。此種作用,在第一次服用α受體阻斷劑時,比如特拉唑嗪,表現更為明顯,稱為首劑現象。建議患者平臥入睡前服用α受體阻斷劑,避免突然體位變化,對于仍然頻繁發作首劑低血壓,或體位性低血壓患者,應避免服用α受體阻斷劑作為長期降壓用藥,可選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比如貝那普利,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比如厄貝沙坦,以及利尿劑,比如氫氯噻嗪,鈣通道阻斷劑,比如氨氯地平,長期服用控制血壓達標,避免出現首劑現象,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