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老年人中風的癥狀與急救措施
- 老年人中風的癥狀與急救措施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老年人發生中風,常見的臨床表現有突然發生一側或四肢的肢體活動障礙、肢體無力,不能自行站立行走,不能握拳、持物,或者出現言語不清、語言障礙,還有出現偏盲即視力缺損,以及偏深感覺的障礙、一側肢體麻木、痛覺減弱。如果是發生在后循環的腦梗死或中風,患者還會出現共濟失調、吞咽困難,或者眩暈、惡心、嘔吐。如果累及到了生命中樞,比如延髓、腦橋、腦干處,還會引起患者四肢癱瘓、昏迷等嚴重意識障礙,會因為呼吸中樞受累而出現呼吸暫停,甚至危及生命。發生中風之后,應該立刻使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大便通暢,予以24小時的心電、血氧監測。如果患者中風發生在4-5個小時,最長不超過6個小時,并且CT除外了顱內出血以及沒有看到大面積梗死的影像學表現,則可以進行溶栓治療,常用的溶栓藥物有尿激酶、鏈激酶,以及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還要給患者積極控制血壓,因為發生急性腦卒中之后,機體處于保護機制,會暫時性的升高血壓。因此對于急性腦中風患者,不提倡積極降壓。但是當血壓超過200mmHg,或者出現高血壓合并的心衰、腎衰、出血、夾層等危急重癥時,應該給患者控制性降壓。使血壓維持在略高于基礎血壓水平之上,同時還要給患者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療。如果患者屬于腦血栓引起的腦中風,還可以行取栓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