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持續低熱常見于什么病
- 持續低熱常見于什么病
-
參與醫生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康鵬 主任醫師

持續低熱是一種常見癥狀,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口腔溫度為37.3-38℃。低熱可分為生理性低熱和病理性低熱兩種,病理性低熱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兩大類,常見情況如下:一、病理性低熱:1、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慢性局灶性感染,鏈球菌感染后的狀態,慢性病毒性肝炎,全身性的巨細胞包涵體病、梅毒等,均可以引起低熱;2、非感染性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風濕熱、紅斑狼瘡、血液病、腫瘤、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均可以引起低熱;3、部分營養不良或腦發育不全的患兒:由于體溫調節能力不完善,可以在夏季出現低熱,通常在秋天天氣涼爽后自行改善,每年反復出現;4、中暑、大手術后、內出血、骨折等:可能會出現低熱。二、生理性低熱:1、精神緊張、劇烈運動后、月經前后、懷孕初期可出現低熱;2、部分患者在感染性疾病治愈后,體溫調節功能尚未完全恢復,可出現低熱;3、某些藥物也可以導致出現低熱,如抗膽堿藥、阿托品、抗組胺藥、三環類抗抑郁藥、苯丙甲酮、鎮靜劑等;4、處于高溫作業的人群有可能出現低熱。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