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白內障
-
參與醫生
中日友好醫院 王衛 副主任醫師

白內障主要指的是眼睛里有器官即晶狀體發生病變、混濁,而使視力下降的疾病。其常發生在老年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白內障發生率逐漸增加,到70-80歲時,人群中幾乎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由于白內障的混濁程度都處于周邊狀態,引起視力障礙并不多見,只有小部分人需要由于嚴重引起視力障礙時需要做手術。而手術方法是將白內障切除,再換上人造的人工晶體,才能使視力得到恢復。白內障主要指的是晶體蛋白、纖維蛋白發生變性、老化,從而由透明狀態變成混濁狀態、乳白狀態或深褐色狀態,阻擋光線折射,使看物體的光線不能投射到眼睛視網膜上,視力會下降。白內障不會引起疼痛、不舒服感覺,只是緩慢感覺視覺在不斷下降,應該去醫院進行檢測,是否患有白內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