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脫位后腳腫怎么辦
- 髖關節脫位后腳腫怎么辦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李虎 主任醫師

現在的髖關節脫位越來越少,髖關節脫位是由于暴力受傷或者骨折所致,比如坐在公交車上屈著腿,突然急剎車,膝蓋頂到前面的椅子,然后造成髖關節后脫位,這時還伴有髖臼后壁骨折。除此之外,髖關節脫位更常見于置換人工髖關節的患者。
現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較常見,很多患者做完關節置換以后,不小心可能出現髖關節脫位,會對周圍軟組織造成壓迫和損傷,尤其是對髖關節周圍血管、靜脈和動脈造成壓迫和損傷。一旦髖關節損傷周圍血管,導致靜脈回流不暢,就會出現下肢腫脹,有時這種直接損傷還容易導致靜脈產生小栓子,即深靜脈血栓。血栓發生以后也會明顯造成肢體腫脹。如果關節脫位后腳腫,首先要去醫院進行靜脈和動脈彩超檢查,觀察動脈和靜脈有無受損、有無血栓。如果發生血栓,要限制下地活動,否則血栓脫落會發生肺栓塞或腦血栓。
如果沒有上述情況,就是由于長時間下地產生的一種墜積性腫脹,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多在床上把腿抬高、做勾腳動作。當出現下肢疾病時,坐在床上把腳后跟往上勾、腿伸直堅持幾秒鐘,就可以很好促進消腫。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