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力衰竭
-
參與醫生

心力衰竭,是因各種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累及到心臟而使心臟的結構發生改變,心臟重構后影響到正常收縮與舒張功能,進而發生的心臟功能下降。心力衰竭是各種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甚至達到終末期時心臟的表現。心力衰竭發生后,可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不及時干預和治療,可引發不良預后,出現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左心衰竭的突出表現為喘憋、呼吸困難、活動耐量下降、夜間不能平臥。若右心出現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體循環淤血,如胃腸道淤血表現為腹脹、食欲下降、雙下肢明顯水腫、肝區淤血及疼痛,左心與右心衰竭通常同時發生,出現這類癥狀后,通過心臟超聲檢查、抽血查BNP,可對心力衰竭快速診斷。按照心臟超聲中的射血分數,心力衰竭可分為射血分數減低型的心衰、射血分數中間值保留型的心衰等不同類型。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