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的致病微生物
- 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的致病微生物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黃渝侃 副主任醫師

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是臨床上相對比較少見的一種結膜炎,雖然不常見,但是破壞性非常強、危害非常大。致病微生物主要是奈瑟氏球菌菌屬的兩種細菌,一種是淋球菌,一種是腦膜炎球菌。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的特點可以用三個字形容,急、重、快。急就是潛伏期很短,幾個小時,最多不超過2-3天,發病很急。重就是癥狀很重,一旦發生,眼部會高度充血、水腫,有大量的膿性分泌物。如果是發生在新生兒,則稱之為膿肉眼,像露出來的膿一樣,不停地往外流。另外發展很快,即病程進展很快,對眼表的結構,不光是結膜,甚至會造成角膜破壞,還可以造成眼內的感染,嚴重則可以造成全身性白血癥。所以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是破壞性很強的疾病,可以通過生殖器進行傳播,還可以通過產道傳播,所以此病在新生兒也時不時能夠見到。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通過產道感染淋球菌或者腦膜炎球菌,主要是淋球菌感染之后,很短的時間之內,眼睛有大量的分泌物,要注意和新生兒淚囊炎進行鑒別。新生兒淚囊炎只是有分泌物、流淚,但是沒有結膜高度的充血和水腫。一旦發生此病,一定要進行有針對性、快速地進行治療,包括局部和全身都要使用廣譜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如果產婦有淋球菌感染病史,盡量不要產道分娩。同時可以進行術前有針對性的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進行預防性的處理,減少發生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的機會。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