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盆腔炎中藥灌腸的作用
- 盆腔炎中藥灌腸的作用
-
參與醫生
海南省中醫院 田丹 副主任中醫師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加速炎癥消散。盆腔炎是既往的病名,現在為盆腔炎性疾病及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炎癥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以同時累及幾個部位,以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最常見。
中藥灌腸的作用部位是直腸、結腸通過直腸與結腸,使藥物直接作用于子宮及附件等宮旁組織。藥物灌腸雖然作用于大腸,但通過臟腑表里,經絡連屬,均通過肺的發生作用。肺者五臟六腑之華蓋百脈所朝會,通過肺的宣發肅降,藥物可布達各個臟腑而發生作用,以通為用。通過解剖我們可以了解盆腔的生理結構,直腸為子宮的鄰近器官,子宮直腸窩擁有豐富的靜脈叢,直腸靜脈叢壁薄,缺乏外鞘,中小靜脈沒有瓣膜和靜脈瓣等特點,使盆腔臟器的靜脈系統像一個相互貫通的水網。
中藥保留灌腸主要就是利用腸壁半透膜的滲透性,使藥物通過腸壁被迅速吸收,從而達到治療作用。尤其對與其相鄰的器官如盆腔的作用就更為顯著,由于直腸靜脈與下腔靜脈直接相連,藥物有效成分吸收后可直接進入大循環,避免肝首過消除效應,既能促進局部血液的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又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加速炎癥的消散,減少炎癥的滲出,還能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促進包塊吸收。中藥灌腸藥物可以直接達到病位,減少藥物在循環過程中的損失,可以充分的被病位吸收利用,凸顯其局部治療的優越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