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節炎能治好嗎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陳建海 主任醫師

關節炎不太容易治好,通常是通過各種手段,包括藥物、理療、康復等方法,讓關節炎的癥狀減到最小,對生活影響最小。如果關節炎已經導致關節嚴重破壞,可以通過關節置換手術去除關節面和滑膜組織,植入人工關節。關節炎發生的基礎就不存在,能夠緩解關節炎疼痛和功能障礙的問題。關節炎的原因較多,包括退變性骨性關節炎,常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另外還有創傷性關節炎,發生于關節內骨折或者韌帶脫位之后。還有炎癥性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以及神經性病變引起的夏科氏關節炎等,種類非常多。針對不同疾病導致的關節炎癥,首先要控制原發疾病。如類風濕要進行良好的抗類風濕治療,夏科氏關節病要進行脊髓空洞引流,減緩關節破壞進展。另外應該鍛煉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維持關節穩定。通過關節被動活動,改善關節的活動范圍。如果疼痛明顯,可以口服抗炎鎮痛藥物,如塞來昔布、扶他林(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進行抗炎治療。另外還可以口服營養關節軟骨藥物,如氨基葡萄糖,進行營養關節治療。也可以在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以改善關節活動范圍。經過上述治療,關節炎的癥狀能夠控制在不影響生活的水平之內,是可控的。但如果關節炎的癥狀持續進展,導致關節破壞,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才能解決疼痛和功能障礙。因此關節炎不太容易能夠治好,只能控制癥狀,在終極階段可能需要關節置換。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