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褥瘡
-
參與醫生
西安市中心醫院 郭小偉 主治醫師

褥瘡又稱為壓瘡,或者壓力性損傷,是指皮膚軟組織長期受到壓迫,血液循環障礙出現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出現的皮膚的潰爛。主要出現在身體比較突出的部位,比如骶尾部、雙側的髖部以及足跟、枕部、肩部等部位。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患者身上,比如腦梗塞后遺癥、截癱、腰椎骨折的患者,由于長時間躺在床上,感覺不敏感,長時間壓迫之后,會出現皮膚的潰爛。正常人每天上班在凳子上坐4-5個小時,卻沒有出現壓瘡。主要是因為正常人的感覺是正常的,雖然長時間坐著不動,但是在潛意識不自覺的會調整坐姿,改變臀部受壓的部位,所以不會出現壓瘡。壓瘡主要是感覺障礙,自身不能活動的患者,身上會出現的比較多。此類患者要加強護理,避免創面的長期受壓,要勤翻身,避免身體某一部位長期受到壓力損害。要加強患者的營養,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