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常規
- 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常規
-
參與醫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徐文皓 副主任醫師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血常規表現為全血細胞的降低,即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計數、血紅蛋白、血球壓積均低于正常值。紅細胞的相關參數,即平均紅細胞的容積、平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量、平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濃度,大致是在正常范圍,提示是正常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按照病情的緩急,可以分為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時血常規又稍有不同。具體分析如下:一、血紅蛋白:1、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早期貧血不是很嚴重,但是其貧血是進行性地降低,也就是血紅蛋白是進行性下降,嚴重的患者低于30g/L,網織紅細胞計數<1%;2、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慢性過程,血紅蛋白是在40-60g/L。二、白細胞:1、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中性粒細胞計數是在0.5×10∧9/L,也就是500個。白細胞分類當中,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細胞相對值增高,可以達到60%以上,甚至于90%以上;2、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中性粒細胞計數一般是>0.5×10∧9/L,淋巴細胞增高不太明顯。三、血小板:1、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計數一般明顯減少,常低于20000/μL,嚴重時低于10000/μL;2、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計數在30000-50000/μL。此外,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還可表現為是兩系或者是三系不同程度地減少,通常以血小板減少為主。總而言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血常規一般是全血,或者是兩系、三系不同程度進行性下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