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粒細胞減少的原因
- 粒細胞減少的原因
-
參與醫生
瀏陽市人民醫院 黎啟利 副主任技師

常見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有感染,如病毒、革蘭陰性桿菌、某些原蟲感染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骨髓轉移癌、巨幼細胞性貧血;理化損傷如放射線、苯、鉛、汞以及化學藥物等;脾功能亢進如脾淋巴瘤、脾血管瘤、肝硬化、門靜脈和脾靜脈栓塞、心力衰竭等;自身免疫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新生兒同種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癥、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粒細胞減少癥是指成年人粒細胞低于2.0×10^9/L,兒童粒細胞低于1.5×10^9/L。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很多,其臨床表現也隨著病因及粒細胞減少的嚴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當粒細胞<1.0×10^9/L,極易發生感染;當粒細胞<0.5×10^9/L時,嚴重感染和疾病復發的危險性增加,患者出現發熱、咽痛、口腔潰瘍等感染癥狀,甚至引起敗血癥。粒細胞減少時必須明確粒細胞減少癥的原因,才能做進一步的對癥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