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動脈分叉處斑塊是怎么形成的
- 動脈分叉處斑塊是怎么形成的
-
參與醫生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王偉 主任醫師

動脈斑塊主要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分叉部是動脈粥樣斑塊最好發部位。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吸煙等,其中高血脂和高血壓會導致血管內膜損傷。當炎癥細胞滲入血管內膜下以后,代謝異常脂質也會沉積在內膜下,從而導致動脈斑塊形成。
另外,動脈分叉部位受到血流沖擊最大,同時血液在該處容易形成漩渦,容易導致內膜損傷。內膜損傷以后,炎癥細胞脂質會通過受損內膜沉積到內膜下形成斑塊,故動脈粥樣斑塊最好發于動脈分叉部。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部分斑塊屬于不穩定性斑塊,在血流沖擊下會脫落,脫落后容易造成遠端動脈栓塞。斑塊形成以后,內膜受損,容易造成該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血栓脫落后也會引起遠端動脈栓塞。臨床上常見頸動脈分叉部斑塊脫落后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引起腦梗患者,故上述情況不能忽視。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