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氣虛血瘀的癥狀和調理方法
- 氣虛血瘀的癥狀和調理方法
-
參與醫生
銀川市中醫醫院 李淑芳 副主任醫師

氣虛血瘀是指氣虛推動無力血液運行緩慢,日久會產生瘀血,臨床表現為面色淡白或者是晦暗,疲倦無力、少氣懶言、心悸失眠、胸脅疼痛,一般表現為痛處的固定不移、拒按、入夜疼痛加重、痛經、閉經、肢體關節的疼痛、皮膚青紫伴有瘀斑、瘀點,或者是中風、半身不遂、心絞痛,一般舌質表現為淡暗、紫暗或者是有瘀斑瘀點,脈是沉澀脈,調理的方法為益氣、化瘀、通絡,常服用的是四君子湯和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膈下逐瘀湯或者少腹逐瘀湯或者是桃紅四物湯,還可以用補陽還五湯等進行調理,藥用黃芪、黨參、白術、茯苓以益氣健脾,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羊血、桃仁、紅花、路路通、地龍等用以活血化瘀,桔梗、柴胡、枳殼等用于理氣,達到氣血同調的作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