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一次低血糖的危害
- 一次低血糖的危害
-
參與醫生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孫蘇欣 主任醫師

一次低血糖的危害有多大,應取決于低血糖發生的嚴重程度和搶救的及時與否。多數低血糖發生的情況,都會比較及時的被自己感知到或被旁人發現來及時糾正。低血糖發生時,常見于患者有明顯身體不舒服的體驗感,體主要是表現出心慌、手抖、乏力、出汗,以及有明顯饑餓感,給患者帶來極不舒服的體驗感,因此可能會記憶猶新,以后患者如果稍有接近不舒服的感覺,也會懷疑自己是否會發生原來發生的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這樣的心理陰影,通常會預防性地多進食或預防性的減量,甚至中斷治療,避免再次發生低血糖。普通的低血糖會造成血糖波動、留下心理陰影干擾正常的治療,如果低血糖的程度發生較重,如血糖低到2.0mmol/L以下,患者的大腦細胞供能嚴重不足,就會出現昏迷的情況。患者陷入昏迷以后,如果及時發現送急診救治,通常問題不大,如果低血糖發生在老年人,老年人對低血糖的感知比較遲鈍,可能發生低血糖時不能得到及時救治,尤其是獨居的老人,被發現時通常低血糖已經發生較長時間,救治的難度就比較大,造成的危害更大。尤其是病史長,有心腦腎并發癥的老年人,一次低血糖就可以造成嚴重的危害,可以造成患者的死亡,或大腦細胞由于供能不足時間過長,經過搶救成為植物人。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