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是什么
-
參與醫生
瀏陽市人民醫院 李克強 副主任醫師

MRI即磁共振成像,最初稱為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英文縮寫,由于人類對核彈的擔憂,為突出這一檢查技術不產生電離輻射的優點,同時與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醫學相區別,簡稱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對人體中的軟組織有很高的分辨率,能夠很好的避免骨內等高密度組織對圖像的干擾,對發現原組織的病變有獨特優勢。磁共振成像是繼CT檢查之后的醫學影像檢查工具的又一重大突破,自80年代以來發展特別迅速,已成為當代醫學影像檢查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由于其徹底擺脫了X線對人體輻射的傷害,又具有軟組織分辨率高,能多操作,多方位成像以及功能成像等特殊優勢。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種疾病的診斷,特別對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有獨特優勢,這也是磁共振最先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檢查的原因之一。磁共振成像是現代醫學影像診斷的又一個里程碑,深受患者和廣大醫務人員的稱贊。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