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直腸的位置、結構及功能
- 直腸的位置、結構及功能
-
參與醫生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王煒煜 主任醫師

直腸的位置、結構及功能介紹如下:
一、直腸的位置:
直腸是大腸的一部分,位于盆腔下部,穿過盆隔與肛管相連,上端連接乙狀結腸。
二、直腸的結構:
直腸從外觀上看其實并不直,存在多個彎曲,從人的側面看有兩個彎曲,直腸底區和直腸會陰區,從人的正面看有三個凸向側方的彎曲,中間較大的一個凸向左側,上下兩個凸向右側,當進行直腸鏡檢查時,如不注意這些彎曲部位,可能會損傷腸壁。
直腸的管壁從內向外可分為4層,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外膜層,其中黏膜層中含有大腸腺,可以分泌黏液,潤滑腸道,保護腸黏膜,黏膜下層含有淋巴小結,參與機體免疫反應,有防御外來細菌、病毒等作用。肌層由內環行和外縱行兩層平滑肌組成,當直腸內蓄積足夠多的糞便時,他們可以把糞便逐漸推向與之相連的肛管。此外環形肌還與黏膜一起在直腸內面形成了上下三個直腸橫壁,在直腸內糞便較少時,能阻擋糞便下移。外膜層則是由疏松的纖維組織構成,能分泌少許漿液,具有一定潤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與鄰近組織發生粘連。
三、直腸的功能:
直腸主要有排便、吸收、分泌及免疫等功能。
1、排便功能:正常人的直腸中一般沒有糞便,隨著腸的蠕動可將糞便推入直腸,當糞便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壓迫直腸壁引起神經沖動,這種沖動沿著神經上傳至大腦,引起便意,如果排便條件允許,大腦就會加強便意,使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收縮,肛門擴張,將糞便排出。如果條件不允許,大腦皮層就會抑制便意,如果時間過長,進入直腸的糞便也會退回結腸,結腸進一步吸收水分,使糞便干結;
2、吸收功能:直腸黏膜可以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葡萄糖和部分藥物,所以有部分疾病,比如痔瘡、便秘等,可通過直腸給藥進行治療;
3、分泌及免疫功能:直腸的黏膜層中含有大腸腺,能夠分泌黏液、潤滑腸道,有利于排便。直腸的黏膜下層中含有淋巴小結,能起到防御外來細菌、病毒等作用,參與機體免疫反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