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艾灸后的反應和表現
- 艾灸后的反應和表現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張章 副主任醫師

艾灸是中醫外治法中的一種方法。艾灸的作用是以溫補為主,可以溫中、補益氣血、通經活絡、活血止痛及強身健體等。在艾灸之后,大多數人會感到身體有氣力,此為正常的反應此種反應通常需要在進行幾次艾灸后才會出現,而不是沒有進行過艾灸,僅一次就有強烈的反應。在進行艾灸時,要避免過熱,局部應有溫熱感,不感到疼痛即可,同時不應出現大量汗水。微微有汗出,才是正常的反應。如果出現大量汗水,實際沒有達到溫補的效果。在進行艾灸時,每天的灸療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并不是每天都需要進行艾灸,通常每周進行2-3次就足矣,可以達到補益身體的效果。艾灸也需要逐漸積累,同針刺一樣,需要積累的過程。艾灸適合絕大多數人群,一般孕婦和小孩可能不適合艾灸,而其他人都可以進行艾灸。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