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艾草的作用與功效與禁忌
- 艾草的作用與功效與禁忌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高劍虹 主任醫師

艾草味苦、辛,性溫,主要是歸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臨床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腹中冷痛以及行經腹痛等。1、虛寒性的出血癥:艾草有很好的溫通經脈、溫經止血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虛寒性的出血癥,如婦女崩漏下血,常常和阿膠、芍藥、生地等同用;2、帶下腹痛:艾草性溫、祛寒、祛濕、止痛,是治療帶下腹痛很好的中藥,一般用于下焦虛寒、腹中冷痛、月經不調、行經腹痛以及帶下清稀,脾胃虛寒所導致的脘腹冷痛等癥;3、皮膚瘙癢、濕疹:艾草還有祛風止癢的作用,用于皮膚濕疹、瘙癢,可以單用煎湯服也可以外洗,臨床還可以配合苦參、地膚子、白癬皮等一起煎湯外洗,療效很好。艾草的禁忌證,一般對于陰虛血熱的患者不宜服用艾草,另外艾草的量也不宜服用過大,大量可以導致中毒。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