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兒童咬合早期誘導干預的意義
- 兒童咬合早期誘導干預的意義
-
參與醫生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謝靈芝 主治醫師

其實很多家長在說,這么小的孩子早期做這種治療有意義嗎,如果長大了都能做,為什么小的時候需要做。如果小孩子吃手指,一般3歲以內吃手指其實是小孩的生理需求,如果超過3歲了還一直吃手指,有的小孩甚至吃到10多歲,就會發現咬手指的部位牙齒突出來了是尖的,門牙有豁口了。因為手指經常放在該地方,骨頭就會朝著手指的形狀來發展,骨頭就是尖的,牙齒是有豁口的,門牙基本上咬不到東西。因為門牙要切斷東西,必須要咬在一起,如果形成豁口之后,門牙已經起不到作用,相當于廢用。不良習慣如果能在很早的時候戒除掉,骨頭處在生長發育高峰期時,可以自然愈合。如果習慣一直持續,每天都在刺激骨頭往不利的方向發育,畸形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到后來需要做手術,將骨頭塑形。選擇在前期通過教導或勸服或做簡單的干預措施把錯(牙合)畸形遏制住,還是到以后做很大的手術來達成效果,當然要選擇早期來處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