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虛在中醫上解釋為氣虛無力、血虛發燥,通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免疫力低下,具體的癥狀如下:
1. **全身癥狀**:表現為言語低沉、呼吸微弱、精神疲乏、肢體倦怠。相較于平時會感到少氣無力、懶于動彈,不想活動。身體較消瘦、虛汗等等。
2. **心悸、手腳冰涼**:有時還會伴有失眠和多夢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3. **腰酸腿沉**:女性可出現月經量變少或者閉經。
4. **舌淡苔薄白**:沒有正常人的紅潤感,舌質淡白,像是缺乏血色,呈現出虛乏之感。
5.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首先體現出來的就是后天之本功能的失常,氣血生化乏源。
6. **氣短、懶言,說話有乏力感**:因為氣血虧虛,宗氣不足,導致了中焦氣虛下陷。
7. **四肢倦怠乏力**:脾主四肢、主肌肉,肝主筋,氣血虧虛,脾陽不振,肝血就會失養。
8. **頭暈眼花**:氣血虧虛,無法濡養元神之府就會頭暈;肝血不足,肝竅不得濡養,那么雙眼就容易模糊。
9. **面色蒼白**:陽明經循上行頭面部。氣血虧虛、陽明經脈虧虛,自然就會反應在臉上。
總而言之注意體現在精神疲乏無力,易感冒等方面,可以通過食療滋補養氣,如烏骨雞,乳鴿等食物配合積極的體育鍛煉和充足的休息,調整身體進入更好的狀態。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