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病性病研究所(皮膚科)始建于40年代末,通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展,在臨床醫療、教學、科研中取得了豐碩成果。2005年,四川省人民醫院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合并后“皮膚科”與“四川省皮膚病性病研究所”歷史整合,對外統一稱為“皮膚病性病研究所”,目前是西南地區專業技術力量較為雄厚,規模較大的皮膚病性病學科。四川省醫學科學...
展開>>
介紹: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病性病研究所(皮膚科)始建于40年代末,通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展,在臨床醫療、教學、科研中取得了豐碩成果。2005年,四川省人民醫院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合并后“皮膚科”與“四川省皮膚病性病研究所”歷史整合,對外統一稱為“皮膚病性病研究所”,目前是西南地區專業技術力量較為雄厚,規模較大的皮膚病性病學科。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門診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門診就診人數逐年上升,年門診量60余萬人次,病例數多、病種廣泛在省內是首屈一指的,并且實現每周7天無休息門診制度,設急診24小時值班制。為提高醫療質量,配合各研究室、組的科研工作,現開設特應性皮炎/濕疹、光線性皮膚病、免疫學皰病、痤瘡、脫發、遺傳性皮膚病、皮膚腫瘤、性病、激光治療、紫外線療法和皮膚外科等多種亞專業和專病門診,副主任以上醫師每周開設6-10次專病門診,平均每個半天均有20位以上專家同時出診。此外,本科根據臨床需要先后建立了醫學真菌學、性病檢測、皮膚病理、免疫病理、過敏原檢測、光敏等專業功能性實驗室,能開展40余項專業檢測項目。既提高了醫療質量,又滿足了本市和西南地區各地就診病員的要求。住院部病床48張,收治各種疑難雜癥和危重病人,常年設置一支專業技術力量雄厚、責任心強的醫護隊伍。多年來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醫療護理服務體系,認真履行“關懷、服務”的宗旨,堅持科主任、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護士長各級查房制度,為病人的正確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了根本保證,深受病人好評。病房配備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各級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每年收治各種皮膚病患者1500多例,尤其對疑難重癥病例的診治更具有獨特之處,每周進行一次疑難病例討論會,以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使病員的痊愈及好轉率達90%以上。為全省、市州各級醫療單位培養皮膚科專業人員是科室的主要任務之一。到目前為止,進修者百余名,并負責四川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省市州多所護校的在校學生的皮膚病學教學。2005年本科為醫院首批碩士點,2008年本科被四川省衛生廳批準為首批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基地,現為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皮膚病與性病學教研室。十年來,先后有100余人次出席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包括世界皮膚科大會、中日皮膚科學術會議、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中國皮膚科醫師年會等。主編和參編專業書籍有《常見皮膚病性病診斷與治療》、《美容皮膚科學》、《實用皮膚病性病治療學》、《皮膚外科學》等,此外本科各級人員在近年來申請國家級、省部級、院級基金近百項,在國內外SCI雜志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事件中,各級醫務人員24小時堅持戰斗在臨床一線,收治地震傷員60名,全科1個多月對傷員進行治療、護理、心理關懷,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抗震救災任務,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單位”。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科醫務人員踴躍投入到各種抗疫活動中,積極報名支援武漢抗疫、支援發熱門診、參與預檢分診工作。在疫情初期,全科集中撰寫“醫用防護裝備引起的皮膚損傷及處置措施”一書,獲得了業內廣泛好評。抗疫工作得到醫院、中華醫學會充分肯定,獲得“抗疫先進個人”等殊榮。皮膚外科亞專業皮膚外科是皮膚科學、整形外科學、美容醫學的交叉學科,使用外科手術、光電技術、注射及微創治療等方法治療皮膚疾病和進行皮膚美容。皮膚外科于2001年成立,為國內最早建立的皮膚外科之一。2002年開始四川省衛生廳皮膚外科重點學科建設,2006年通過重點學科建設驗收,授牌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甲級),2017年通過四川省重點學科動態管理答辯。主編國內本領域第一部權威專著《皮膚外科學》(第1版、第2版),臨床及科研整體水平在西南地區首屈一指,于全國范圍內也有較高聲望,為中國皮膚外科領域主要領導團隊之一。皮膚外科由皮膚病學、整形外科學、激光醫學等多學科專家共同組成。學科創始人為全國知名皮膚病學、皮膚外科專家戴耕武教授和整形外科學專家潘寧教授,楊鎵寧教授、陳明懿教授等具有高學歷、海外留學背景的中青年專家也在臨床工作和學術領域中取得了長足進步,形成了較好的核心人才梯隊傳承。目前,皮膚外科專業醫護人員共2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醫師7人,中級職稱醫師4人,部分專家兼任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西南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碩士生研究生導師。皮膚外科目前設省醫院本部、省皮研所兩個病區,含皮膚外科手術室,住院手術組和激光治療中心等治療單元。配備有:點陣激光,靜脈腔內射頻,半導體激光,CO2脈沖激光,光動力治療儀等先進光電設備和精細皮膚外科手術器械。現主要開展的治療內容有:1、皮膚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包括皮膚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隆突性纖維肉瘤等。由皮膚外科專業組織的全院罕見皮膚惡性腫瘤的多學科聯合診療(MDT)更是每周定期為疑難皮膚腫瘤患者提供多學科專家會診,給予患者全面、連續、精準的診療方案。2、各類皮膚瘢痕的綜合治療,包括復雜瘢痕疙瘩、面頸部痤瘡瘢痕、細小瑕疵類瘢痕的綜合治療。3、各類色素痣、“胎記”、良性皮膚增生物、體表包塊等皮膚腫物的手術治療和美容精細修復。4、有礙美容的皮膚疾病的綜合治療,如痤瘡、瞼黃瘤、汗管瘤、扁平疣、尋常疣等。5、脈管異常性疾病的微創、系統治療,如下肢靜脈曲張綜合征、血管瘤等的射頻、激光、注射等綜合治療;6、各種皮膚美容手術,包括微創和根治性腋臭清除術、面部年輕化、局部畸形矯治、重瞼術、眼袋祛除術等;7、自體脂肪填充,微針治療,透明質酸及肉毒素注射等。激光醫學美容中心本院激光美容治療始于1997年引進美國Candela755nm翠綠寶石激光和585nm脈沖染料激光,是全國率先開展色素性、血管性損容性皮膚病激光治療的四家公立醫院之一,為西南唯一。2009年為促進學科的發展,整合原皮研所和院部激光科資源,成立了四川省公立醫院中最大的激光醫學美容中心,設置皮研所和院部二個治療片區。激光醫學美容中心經過多年努力,現為中華醫學會首批“國家級皮膚醫療美容示范基地”,美國Candela醫療激光全球培訓基地,德國RUBYSTAR紅寶石激光臨床示范基地。榮獲成都市醫美“十強”醫院和四川省美容整形協會先進單位稱號。并與國外知名院所和醫療激光專家建立了學術交流。中心目前擁有一支長期從事專業皮膚激光和醫學美容的團隊,包括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和專業護士,多人分別擔任全國、省市級皮膚醫學美容相關學會或協會的侯任會長、侯任主委、常委、委員、學組組長等職。所有醫護人員均具有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和醫療美容咨詢師資格,在皮膚病治療、激光容及醫學美容方面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團隊創新研發的“皮膚組織內照射光纖光動力療法”用于皮膚病診治,尤其是應用在中重度痤瘡、皮膚腫瘤的治療上,收到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并已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多項,每年均有部級、廳級、市級科研重點課題多項。目前激光中心擁有美國賽諾龍755nm翠綠寶石激光和595nm脈沖染料激光,美國賽諾秀585+1064nm雙波長血管治療儀,德國RubyStar694nm紅寶石激光、308nm準分子光、美國LightsheerDuet月光真空脫毛儀、以色列飛頓光子工作平臺、韓國WON·COSJET黑臉娃娃設備、美國淺層X光治療儀、CO2激光、氦氖激光等國內外先進設備。開展的治療項目如下:①多波長激光聯合治療各種色素性疾病如太田痣、雀斑、褐青色斑、伊藤痣、咖啡斑、紋身等;②美國賽諾龍595nm脈沖染料、激光美國賽諾秀585+1064nm雙波長血管治療儀、以色列DPL聯合治療各種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瘤、鮮紅斑痣、毛細血管擴張、蜘蛛痣、血管角皮瘤、玫瑰痤瘡等;③脈沖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儀,包皮過長、包莖、激光祛除各種表皮贅生物(如尋常疣、尖銳濕疣、);色素痣、各種病毒疣、皮脂腺瘤、結節性硬化、毛發上皮瘤、汗孔角化、汗管瘤、瞼黃瘤等;④美國進口淺層X光治療儀,海綿狀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皮膚基底細胞癌、瘢痕疙瘩、甲緣疣、跖疣等疾病;⑤光動力治療中重度痤瘡、尖銳濕疣等;⑥308nm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銀屑病;⑦激光光子工作站治療皮膚光老化、面部細小皺紋、黃褐斑、毛細血管擴張、痤瘡等;⑧多種點陣激光聯合治療痤瘡瘢痕、膨脹紋、各類瘢痕、祛皺緊膚;⑨面部微整形:肉毒素注射除皺、玻尿酸填充;⑩其他皮膚美容項目,如半導體激光脫毛、果酸換膚、黑臉娃娃、射頻緊膚、提升緊致抗衰老、水光注射、微針中胚層治療等。性病亞專業四川省甲級醫學重點學科,西南地區權威的性病醫療、科研、預防和培訓中心,近年獲得世界銀行、歐盟、英國國際發展部等組織多項性病艾滋病合作和貸款項目,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從2003年開展性病重點學科的建設以來,在專項經費的資助下,本院(所)及時匹配了配套經費。添置實驗和臨床設備,如CO2恒溫培養箱、超低溫冰箱、生物安全柜、熒光顯微鏡、OLYMPUS多頭顯微鏡、熒光定量PCR儀、華西SNK/CZ181高頻聚焦超聲治療儀、光動力治療儀等,對梅毒、淋病、非淋菌尿道炎、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慢性前列腺炎等性病及合并癥的實驗室檢查和診治有不少獨特之處,目前臨床及科研主攻方向為慢性前列腺炎的綜合治療、梅毒及血清固定的綜合治療及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等的抗復發治療。在全所范圍內重新整合資源和人才,使性病重點學科形成老中青結合、高中低職稱配搭合理的人才梯隊。建設后的性病重點學科研究方向更加明確,更加注重應用基礎研究和實驗室研究;人才梯隊更為合理,增加了博士和碩士比例,為性病重點學科的建設注入新鮮血液;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加強,從2004年開始與瀘州醫學院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現已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13名。建設期間,本院性病、艾滋病的診斷、治療、檢測及預防干預等方面課題共立項20項,其中國際合作項目4項,衛生部及省科技廳資助項目4項,省衛生廳、人事廳資助項目4項,自選項目10項。通過鑒定、驗收的成果達24項,其中部省級鑒定3項,廳局級鑒定驗收2項,本院驗收10項;通過鑒定的成果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4項;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在省級以上雜志作為第一作者發表36篇,其中國際級5篇、國家級22篇;主編和參與編輯出版專著6部。制劑室成立于六十年代初期,經過長期的臨床醫療實踐和廣大醫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廣泛開展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皮膚病的制劑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現有醫院制劑品種四十余種,涵蓋了八種劑型和多種不同的規格品種。現有制劑對痤瘡、體股癬、白癜風、銀屑病等皮膚病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療效,形成了價格低廉、療效肯定、特色突出的皮膚病專科用藥體系。在臨床醫療中深受廣大病員和醫務人員的歡迎。疾控科皮膚病研究所還承擔了全省性病、麻風病防治工作。下屬的疾控科負責完成衛生部(廳)下達的麻風病、性病防治任務;建立及完善麻風性病疫情檢測網絡體系;積極開展性病防治與愛滋病防治相結合的防治及外展服務和麻風康復項目;充分利用麻風病性病臨床防治研究的人力優勢,以本科室防治項目為基礎開展研究工作。負責全省麻風病的預防、發現、治療、麻風病后期畸形整復工作。每年為全省麻風病性病防治機構培訓專業技術骨干數百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