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低血壓
-
參與醫生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 余靖一 副主任醫師

低血壓是指體內循環動脈壓力低于正常,正常血壓變值波峰很大,隨年齡、體質、環境的不同而有變化。成年人收縮壓即高壓低于90mmHg,或舒張壓低壓低于60mmHg,被認為是血壓偏低。
絕大多數低血壓患者受遺傳或體質有關因素,在臨床上無任何癥狀,或僅有頭暈、困倦、乏力等癥狀。少數低血壓患者,如血壓急劇下降,會出現供血不足的臨床表現如頭暈、眼黑、肢軟,甚至出現暈厥或者休克。血壓偏低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氣血不足引起,主要癥狀是畏寒、抵抗力低等。建議服用阿膠補血等治療;
2、由于營養不良引起,建議多吃瘦肉、魚肉、大棗、紅棗等調節飲食;
3、體質較虛弱血壓調節功能較差的人,會出現血壓偏低的現象。建議患者進行適當的四肢運動,如行走、散步等活動,增加血液循環,使血壓升高。生理性低血壓不需要治療,高壓低于90mmHg,低壓低于60mmHg的患者或伴有頭暈,可以適當服用淡鹽水或者中成藥黃芪口服液等。平時應該注意合理膳食,加強營養。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