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成份中含有揮發油,同時其葉子中也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如鉀、鈉、鈣等。側柏同時對于鎮咳、祛痰、鎮靜等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同時側柏葉還有涼血止血,祛風濕、散腫毒的功效,但也不可經常食用側柏葉有,如果食用過多會出現倒胃等情況的出現。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側柏葉的一些主要功效,以及泡水后飲用的效果吧。
①治吐血不止:柏葉、干姜各15克,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柏葉湯)
②治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柏葉搗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10克。(《圣惠方》)
③治鼻衄出血數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葉等分。為末,吹鼻中。(《普濟方》)
④治小便尿血:柏葉,黃連(焙研)。酒服15克。(《濟急仙方》)
⑤治蠱痢,大腹下黑血,茶腳色,或膿血如靛色:柏葉(焙干為末)、黃連。二味同煎為汁服之。(《本草圖經》)
⑥治小兒洞痢:柏葉煮汁,代茶飲之。(《經驗方》)
⑦治痔、腸風、臟毒、下血不止:柏葉燒灰調服。(《百一選方》)
⑧治腸風、臟毒,酒痢,下血不止:嫩柏葉(九蒸九曬)100克,陳槐花50克(炒半黑色)。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普濟方》側柏散)
⑨治婦人月水久不斷:芍藥、柏葉(炙)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酒各半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圣濟總錄》芍藥湯)
⑩治歷節風痛,痛如虎咬,走注周身,不能轉動,動即痛極,晝夜不寧:側柏葉25克,木通,當歸、紅花、羌活、防風各10克。水煎服。(《本草切要》)
治風痹歷節作痛:側柏葉煮汁,同曲米釀酒飲。(《綱目》柏葉酒)
治大人及小兒湯火傷:側柏葉,入臼中濕搗令極爛如泥,冷水調作膏,涂敷于傷處,用帛子系定,三,二日瘡當斂,仍滅瘢。(《本草圖經》)
通過以上對于側柏葉泡水飲用和側柏葉的功效的祥細介紹。相信大家已了解到側柏葉的功效了。平時對于祛風濕、散腫毒的人群,可以經常用側柏葉泡水飲用來輔助治療。但需要注意,不可以過量使用側柏葉,過量服用,會引起倒胃等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