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茶膏。
別名:孩兒茶、黑兒茶。
來源:為豆科植物落葉喬木兒茶樹的枝干心材碎片煎液經濃縮而成的干燥膏。野生或栽培。
產地:主產于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一帶,以勐龍產量最大。進口品于緬甸及印度。
性狀鑒別: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色或棕褐色,平滑而稍具光澤,有時可見裂紋。質脆、易碎裂,斷面不整齊,棕紅色,有細孔,亦有光澤。氣無、味澀、先苦而后甜。(云南產品:有時較粗糙,無光澤,味澀)。以色黑略帶紅色、有光澤、不焦糊者為佳。
2、方兒茶
別名:方茶、棕兒茶、甘蜜。
來源:為茜草科常綠藤本植物茶鉤藤(干巴兒茶樹)的葉及嫩枝水煎濃縮后切成方塊的干燥膏。野生或栽培。
產地:主產于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多經新加坡轉香港輸入我國。
性狀鑒別:呈方塊狀,直徑約2厘米,中央略抽縮凹陷。表面棕色至黑褐色。氣無,味澀。火上燒之起泡而有香氣。方兒茶因加工方法不同,在商品上又分老兒茶和新兒茶兩種。老兒茶黑褐色,常粘連,斷面膠質厚。新兒茶棕褐色,不粘連、斷面膠質薄,習慣認為老兒茶比新兒茶好。
主要成分:含鞣質(為兒茶精、表兒茶精、兒茶鞣質、兒茶紅等)、粘液質、脂肪油、樹膠。
藥理作用:有收斂、消炎、止血作用(與兒茶鞣質的作用有關)。實驗證實還有以下作用:
1、抑制腸蠕動。其水溶液能抑制家兔十二指腸和小腸的蠕動。
2、抗病毒。有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3、抗真菌。在試管內對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砸碎或軋粉,生用。
性味:苦、澀、平。
歸經:入肺經。
功能:清熱生津,化痰。外用生肌止痛、收斂止血。
主治:內服治痰熱咳嗽,口渴。外用治濕瘡、牙疳,口瘡,下疳。痔腫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