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健為天南星科千年健屬的植物。分布于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云南、海南、廣東等地,作為一種中藥材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它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
千年健的簡介
【名稱】:千年健
【別名】:一包針、千年見、千顆針、絲棱線
【藥材類別】:根莖類
【性味】:苦,辛,溫。
①《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有小毒。
②《本草求原》:辛,溫。
③《藥材資料匯編》:苦,溫,無毒。
【歸經】:歸肝、腎經。
①《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②《藥材學》:入肝、腎二經。
【入藥部分】: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根莖。
【產地和分布】:生于海拔80-1100m的溝谷密林下、筆林和山坡灌叢中。生于林中水溝附近的陰濕地。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形態特征】:千年健,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細長,粗1.5cm。根肉質,密被淡褐色短絨毛,須根纖維狀。常具高30-50cm的直立的地莖。鰓葉線狀披針形,長達16cm,基部寬2.5cm,向上漸狹,銳尖;葉柄長20-40cm,下部具寬3-5mm的鞘;葉片膜質至紙質,箭狀心形至心形,長15-30cm,寬10-28cm,先端驟狹漸尖;側脈平行向上斜升。花序1-3,生鱗葉之腑,花序柄短于葉柄;佛焰苞綠白色,長圓形至橢圓形,長5-6.5cm,花前度卷成紋錘形,盛花時上部略展開成短舟狀;肉穗花序長3-5cm;雌花序長1-1.5cm,粗4-5mm;雄花序長2-3cm,粗3-4mm;子房長圓形,基部一側具假雄蕊1,子房3室。漿果,種子褐色,長圓形。花期7-9月。
千年健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舒筋活絡;止痛;消腫。主風濕痹痛;肢節酸育;筋骨痿軟;跌打損傷;胃痛;癰疽瘡腫。祛風濕,健筋骨,活血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攣麻木。
①《中藥材手冊》:治風氣痛,筋骨瘓軟,半身不遂。
②《本草再新》,治癰痿瘡疽,殺蟲敗毒,消腫排膿。
③《綱目拾遺》:壯筋骨,浸酒;止胃痛,酒磨服。
④《柑園小識》:可入藥酒,風氣痛老人最宜。
⑤《飲片新參》:入血分,祛風濕痹痛,強筋骨,治肢節酸疼。
千年健的附方
1.固精強骨:千年健、遠志肉、白茯神、當歸身各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酒服50丸。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為君藥。(《瀕戶籍簡方》)
2.治體弱老人寒濕膝痛、腰痛,尤其腰脊僵硬疼痛,屈伸不便者:千年健、川牛膝、海風藤、宣木瓜各9g,桑枝15g,杜仲9g,秦艽、桂枝各6g,熟地12g,當歸身9g,虎骨膠(溶化)6g。水煎服。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為君藥。(《貴州草藥》)
3.治由于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癥,腰腿酸痛,四肢麻木,身體沉重,及跌打損傷,血瘀疼痛等癥:千年檢、沒藥、自然銅、鉆地風、桂枝、牛膝、木瓜、甘草、杜仲、防風、羌活、獨活各9g,馬錢子(砂燙去毛)90g,乳香(醋炙)9g,麻黃120g。上共軋為細粉,煉蜜為丸,每丸重6g(含藥量約2.4g)每服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下。孕婦忌服。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為君藥。(疏風定痛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擴展閱讀:注意事項
陰虛內熱者忌用。
①《柑園小識》:忌萊菔。
②《飲片新參》:陰虛內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