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針,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兩面針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或段,曬干。那么,兩面針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來看看吧。
兩面針的簡介
【別名】:入地金牛、紅心刺刁根、紅倒鉤簕、兩背針、雙面針、雙面刺、葉下穿針、大葉貓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兩面針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或段,曬干。
【性狀】:本品為厚片或圓柱形短段,長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黃色,有鮮黃色或黃褐色類圓形皮孔。切斷面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色,可見同心性環(huán)紋及密集的小孔。質堅硬。氣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鑒別】:(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10~15列木栓細胞。韌皮部有少數(shù)草酸鈣方晶及油細胞散在,油細胞長徑52~122μm,短徑28~87μm;韌皮部外緣有木化的纖維,單個或2~5個成群。木質部導管直徑35~98μm,周圍有纖維束;木射線寬1~3列細胞,有單紋孔。薄壁細胞充滿淀粉粒。
(2)取兩面針對照藥材1g,加乙醇15ml,溫浸30分鐘,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對照藥材溶液和[含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置以苯-醋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濃氨試液(20:5:3:1:0.12)為展開劑的展開缸中飽和10分鐘,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淺黃色的熒光斑點。
(3)取乙氧基白屈菜紅堿對照品,加甲醇配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對照品溶液、[鑒別](2)項下的對照藥材溶液和[含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25:2:0.1)為展開劑,置以濃氨試液預飽和10分鐘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橘黃色熒光斑點。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歸經】:歸肝、胃經。
【貯藏】:置干燥處,防潮,防蛀。
【備注】:(1)中毒后常引起腹痛、下痢。解救方法:導瀉、服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
兩面針的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外治湯火燙傷。
兩面針的用法用量
5~1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不能過量服用。忌與酸味食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