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一向注重調養,健康人尚且會做些保健工作,產后體虛的女性自然也能用些法子,以助身體恢復。
北京中醫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朱梅告訴記者,產婦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耗氣傷血,導致氣血虧虛,會出現身體抵抗力的下降,外界的寒邪較易入侵。所以中醫講究產婦慎起居、避風寒,也就是不要直接暴露在寒風中。此外,因腳底多個穴位直入腎經、膀胱經,如果傷于風寒,可能出現肢麻腿涼、腰腿疼痛等癥狀,所以下肢保暖一直是中醫非常重視的,產婦更不例外;雖然頭為諸陽之匯,風寒邪氣不易侵襲,但產婦還是應該給予必要的防護。
日常生活中,產婦要注意少用冷水,可以用溫水洗手、洗菜,盡量少接觸寒涼的東西,否則,可能會出現關節腫痛等不適,落下產后病。朱梅建議,如果在產褥期出現了手腕僵硬,可用溫姜水每天泡手,能對緩解僵硬起到一定作用。
最后,朱梅提醒,產婦應注意膳食平衡,尤其不能過度進補,因為滋補太過反而可能打破身體的陰陽平衡,同樣會引起免疫力的下降。至于什么情況是“補過”了,她也給出了幾個簡單的判斷方法:比如,產婦出現口舌生瘡、心煩急躁、大便干結等情況,可能就是補過了;哺乳期的媽媽沒有不適表現,但孩子出現了大便干燥、異常哭鬧或反復濕疹等問題,也可能是大人的濕熱通過乳汁轉移到了孩子身上,所以媽媽也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