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穞豆衣是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皮。中醫認為穞豆衣有養血祛風的功效與作用。那么,作為一種中藥穞豆衣一般怎么食用呢?
別名:黑大豆皮,黑豆衣。
來源產地
本品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皮。主產江蘇、江西等地。
采收炮制
夏、秋二季采收,曬干。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發芽后,搓下種皮曬干。
形狀性味
干燥種皮,多卷曲成不規則的碎片,外表面棕黑色或黑色,常附有一層灰白色的物質。在較大的碎片中,可見到長環形的種臍。內表面暗灰色至暗棕色、光滑。以干燥、色黑、無雜質者為佳。
功效與作用
功效
養血平肝,滋陰清熱。主治陰虛盜汗、虛熱、煩躁、頭暈目昏,血寒,風痹。
本品味甘能補,入肝經走血分,以養血平肝;陰血得補,虛熱可除以退虛熱。故有養血平肝、滋陰清熱之功。
應用
1.養血平肝,用于血虛肝旺或陰虛陽亢所致的眩暈頭痛。常配伍女貞子、枸杞、白菊花等。
2.滋陰清熱,用于陰虛潮熱、盜汁等證。常配伍地骨皮、生地黃、浮小麥等。
化學成分
黑大豆皮含矢車菊甙,飛燕草素-3-葡萄糖甙,果膠,乙先丙酸和糖類。
穞豆衣
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量用法
煎服,6~10g。
注意事項
黑豆衣有養血滋陰、平肝清熱雙重作用,故對陰血不足導致的肝陽上亢、潮熱盜汗,有標本兼治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