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藥書中提到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季進補的首選食物,芡實為睡蓮科植物的成熟種仁,主產于江蘇、山東、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區,其他地區亦有產。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洗凈,再除去硬殼(外種皮),曬干,生用或麩炒用,那么芡實是什么?
芡實,中藥名。為睡蓮科植物Euryale的干燥成熟種仁。分布于從黑龍江至云南、廣東等地。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之功效。常用于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味甘、澀,性平。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長4-10厘米,兩面無刺;葉柄無刺;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直徑10-130厘米,盾狀,有或無,彎缺,全緣,下面帶紫色,有短柔毛,兩面在葉脈分枝處有銳刺;葉柄及花梗粗壯,長可達25厘米,皆有硬刺。花長約5厘米;萼片披針形,長1-1.5厘米,內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彎硬刺;花瓣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5-2厘米,紫紅色,成數輪排列,向內漸變成雄蕊;無花柱,柱頭紅色,成凹入的柱頭盤。漿果球形,直徑3-5厘米,污紫紅色,外面密生硬刺;種子球形,直徑10余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藥材性狀:呈類球形,多為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表面有棕紅色內種皮,一端黃白色,約占全體1/3,有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種皮顯白色。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芡實是什么現在我們知道了吧 。《本草經百種錄》:“雞頭實,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腎之藥也。雞頭甘香,則不傷于濕,質粘味澀,而又滑澤,肥潤,則不傷干燥,凡脾腎之藥,往往相反,而此則相成,尤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