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黃酒減肥,看到不少愛美女士拿黃酒美容養顏,可是卻不知道如何食用,任何食物都有它的營養成分,功效,怎樣能發揮食材的最大價值呢,我們來看看到底黃酒的正確喝法是怎樣的?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認識的日益提高,居世界三大古酒之首的黃酒,更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八十年代營養學家索穎在對黃酒的研究中,發現了黃酒中蘊涵著驚人的營養成份,將它譽為“液體蛋糕”,也是80年代黃酒又以其獨特的醇厚芳香,被列為國宴用酒躋身高堂,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贊譽。
黃酒有18種以上的氨基酸,內含 8種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黃酒的氨基酸含量是紅葡萄酒的三倍;啤酒的9倍,發熱量是紅葡萄酒的3.5倍,啤酒的1.5—2.5倍,此外,黃酒在調和肺腑、活血養顏、祛病延年等方面都有奇特功效。近年來,還研究發現黃酒中含有“抗癌之王”的硒。
那么,冬天怎樣喝最好呢?黃酒具有甜、酸、苦、辛、鮮、澀六味,兼備澄、香、醇、柔、綿、爽,要盡情領略黃酒中的主兼六味,一般加熱后使其六味活躍,才其味無窮。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煮酒也有研究:“若熱吃下去,發散酒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它,豈不受害?” “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袁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在“天欲雪”的夜晚準備與好友煮酒達旦,說的都是古人煮酒而飲。古人將酒加熱后喝不單得到了完美的主兼六味,也附合現代科學,喝熱酒更有益加速血液循環,容易揮發,容易排泄,截留少,不易醉,而且經加熱后可散發釀造過程中遺留的微量的醛。
黃酒有如此豐富的營養成份、保健作用,不要貪杯才有益健康。孔子認為“惟酒無量,不及亂。”飲酒一定要有節制,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感受,適量而止。應選飲低度優質黃酒,要小咽、慢飲,不宜大口豪吞。《本草綱目》指出,“酒,天之美祿也。百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精御寒,消愁遺興,避邪逐穢。”總之,古人告誡我們,適量有益, 切不可“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庭中喝黃酒水浴加熱雖然能喝到黃酒的最佳風格,但有點麻煩。直接加熱升溫快、方便但容易損失酒度和芳香,然而只要用文火加熱,將酒煮到略見翻動即止就可,測溫在50℃上下,完全可以得到水浴加熱的效果。 民間還廣泛流傳自調雞蛋黃酒,將黃酒倒入鍋內加入紅糖,煮到剛沸打蛋入鍋,此法不能煮沸過長,否則會過多揮發黃酒中的酒度和芳香物質,影響風味。雞蛋黃酒作為產婦必服,除了滋補身體外,據說有排穢發奶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