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門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提到竹瀝,現代科技快速進步,人們生病時多會選西藥進行治療,但是一些老人總會有自己的辦法與智慧應對疾病,當我們感冒的時候,老一輩的人就會經常提到竹瀝,那竹瀝究竟是何方圣神呢?其實竹瀝就是淡竹等的莖,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分布于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竅之功效,用于中風痰迷,肺熱,驚風,癲癇,熱病痰多,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那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竹瀝是什么。
用于制作竹瀝的竹子一般都是淡竹,這種竹子一般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葉長披針形,有皺折,基部收縮;小枝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1或2片,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針形,長約3mm;花藥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各長約5mm,呈刷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鮮竹瀝是竹子經加工后提取的汁液。它是一種無毒無副作用,集藥、食兩用的天然飲品。鮮竹瀝為淡黃色至紅棕色的液體,具竹香氣,味微甘。鮮竹瀝性寒味甘,有清熱化痰、鎮驚開竅的作用,用于治療熱痰壅塞、中風痰迷和肺咳嗽等病,對于伴有發熱、咳痰黃稠、舌紅脈數者,尤為適宜。
復方鮮竹瀝液有兩種。一種是由鮮竹瀝、魚腥草、生半夏、生姜、枇杷葉、桔梗和薄荷油組成的,另一種是由川貝母、制半夏和梨清膏組成的。前者的功效與鮮竹瀝的差不多,清熱化痰、止咳,主要用于痰熱咳嗽,痰黃稠;后者則與鮮竹瀝的功效相差甚遠,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陰虛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