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丸藥可能比較不熟悉,但是附子肯定有很多人聽過,具有一定的毒性,加工方法比較簡單;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根據(jù)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鹽附子”、“黑順片”和“白附片”; 性味歸經(jīng)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重要:附子的解毒方法蘿卜搗汁一大碗,入黃連甘草各五錢,犀角二錢,煎藥至八分飲之,其毒即解蜂蜜亦可解附子毒,急性中毒不適用炙甘草、萊菔煎湯,解附子毒特效,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但是,附子理中丸是有相當毒性的。著名中醫(yī)李可就是大量用附子解救了許多的重危病例,就是因為以毒攻毒。某些人服用此藥物會有不良反應,比如:胃部消化不好、沒有食欲、脫發(fā)等。如果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以減少用量或停止服用。比如只在晚上吃兩粒,兩天吃一次等。
附子理中丸可以調(diào)節(jié)胃腸道運動:據(jù)報道附子理中丸可明顯增強胃張力及胃蠕動,加快胃排空;該藥還可抵抗乙酰膽堿引起的回腸痙攣及腎上腺素引起的回腸運動抑制;第二,該藥物可以增強體力和抗寒能力: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脾虛動物經(jīng)附子理中丸治療后,在4℃冷水中游泳時間明顯延長,表明該藥能顯著增強脾虛動物的體力和抗寒能力;最后,附子理中丸對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還能顯著提高脾虛動物的免疫功能。
慢性消化不良:方法是口服附子理中丸(蜜丸),每次9克(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7天 1 療程。該藥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使食欲增加;倘能抑制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及促進積氣排出,故可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