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領域里,有什么中藥名字使我們很少知道的,比如說一口鐘這類中藥,是我國傳統的中藥,一口鐘是一種藥用植物,俗稱紅嗽叭花,主要產于我國西南貢山等地區,是我國傳統民間中草藥,以全草入藥,但臨床多用其果實,云南等地區稱為獨特藥材,果子成熟模型象“鐘”故稱為“一口鐘”,別名又稱:云南白樹球,扣子七,勝利果,一口鐘泡酒你知道嗎?
植物形態
桉樹常綠大喬木。樹皮灰藍色,網狀剝落;嫩枝略有棱。幼嫩葉對生;葉片卵形,基部心形,無柄,有白粉;成長葉片革質,披針形,鐮狀,長15-30cm,寬1-2cm,兩面有腺點,葉柄長1.5-3cm,稍扁平。花大,白色,徑約4cm,單生或2-3朵聚生于葉腋內;無花梗或極短;萼管倒圓錐形,長1cm,寬1.3cm,表面有4條突起棱角和小瘤關突起,被白粉;帽狀體稍扁平,中部為圓錐狀突起,比萼管短,2層,外層平滑,早落;雄蕊多數,長8-13mm,多列,花絲纖細,著生于花藥中部,花藥橢圓形,闊耳狀縱裂;子房與萼管合生,花柱長7-8mm,粗大。蒴果半球形,有4棱,寬2-2.5cm,果緣平而寬,果瓣不突出。果期夏季及冬季。桉樹的果實很奇特, 很有趣味, 有球形、卵形、壇形、鐘形、半球形、圓筒形、圓錐形、犁形、陀螺形、棒形等。
藥用價值
別名:(云南白球樹、扣子七、勝利果)識別:產于我國西南貢山3000多米懸崖風化石地帶,是云南名貴獨特藥材,果子成熟后,四至五粒開口,故稱《一口鐘》為正品。
“哈達鋪”牌一口鐘飲晶(茶)精選云南產一口鐘佳品加工而成。其功能:補腎健脾,降脂,降壓,舒筋活血,通絡利濕等。
“哈達鋪”一口鐘口味獨特,飲用方便,據有關專家和長期使用經驗證明,一口鐘具有補腎健脾,消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
又如還有說法:一口鐘是一種名為“藍桉”植物的果實,對咳嗽、胃痛確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還有說法:一口鐘是桃金良科某種植物的果實。同屬植物種類較多,桃金娘科植物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的果實是其中的一種。
而桃金娘科植物的果實多有入藥者,如《中華本草》載有:赤桉的果實、檸檬桉的果實、藍桉的果實、大葉桉的果實、細葉桉的果實……功效也不盡相同。
一口鐘:
【異名】洋草果《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楠桉果《西昌中草藥》,桉果《麗江中草藥》。
【來源】一口鐘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的果實
【采收加工】夏季或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
【性味】味辛,苦,性微溫,小毒。
《云南中草藥》:“香,苦,辛,涼。”
【功能與主治】理氣,健胃,截瘧,止癢。預防瘧疾,流感,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一口鐘內服:煎湯,3~9克;或研末。外用:適量,泡酒外涂。
【使用注意】內服不宜過量。
“一口鐘”即“紅喇叭花”,是我國傳統中藥 [1] ,藥用全草。臨床多用其果實。“一口鐘”味微苦、性平,具有補脾健胃、降脂降壓、通絡祛風利濕等功效。已知微量元素與人體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密切相關。據報道,中藥中的微量元素常與有機酸、氨基酸、肽成分絡合,產生協同作用而增強療效 [2] 。“一口鐘”的藥效是否與其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關值得探討。因此測定中藥“一口鐘”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討不同提取方法對“一口鐘”藥物微量元素的影響,為“一口鐘”藥物中有效成分的確定及臨床正確應用該藥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試劑
原子吸收光譜儀(WFx-110型)。鋅、銅、鐵、錳、鉛、鎘空心陰極燈(中國光譜學會咨詢服務部提供)。試劑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1.2 樣品制備
準確稱取5份各40g“一口鐘”樣品,干燥、粉碎。其中一份加水80ml,水煮蒸發至60ml。其余4份分別加入去離子水及濃度分別為90%、60%、40%的乙醇溶液60ml。浸泡72h,取上清液備用。
1.3 樣品測定
取上述上清液于WFx-110型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鋅、銅、鐵、錳、鉛、鎘六種微量元素的含量。
1 儀器工作條件
2 結果
見表2。表2 樣品測定結果 (略)
3 討論
“一口鐘”是我國傳統中藥,該藥具有降脂降壓、祛風利濕等多重功效。本次實驗測定了該藥含有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討了不同提取方法對“一口鐘”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測定結果表明:中藥“一口鐘”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因中藥提取方法不同,其微量元素含量也略有不同。
在所檢出的4種必需微量元素中,錳含量最高,鐵、銅次之,鋅含量較低。鋅、銅參與體內多種重要酶的合成,有保證機體造血和內分泌機能正常運行,維持神經系統、心血管、骨骼及膠原組織結構和功能完整的作用 。死于心肌梗死的患者主動脈和心肌中鋅含量都明顯低于正常人 。絕對或相對銅缺乏均引起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濃度升高 。鐵參與血紅蛋白及某些酶的合成,與血液系統的造血功能密切相關。錳與骨骼的結構及生長、造血、脂肪代謝有關,能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微量元素變化導致生理功能改變,甚至病理改變。所以微量元素含量變化直接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一口鐘”不同提取液微量元素含量不同。通過水煮和浸泡可以得到較多量的鐵,而乙醇浸泡則可以得到較多含量的銅。有研究認為 ,人體鐵過多可以沉積在心肌細胞而造成心臟損害。但除遺傳性小腸吸收鐵過多外,人體鐵過多的情況甚少見,而且適度補充鐵利大于弊。 從上述上清液中還檢出了兩種人體非必需微量元素鎘(30μg/L)、鉛(855μg/L),但該數值均低于國家標準(1000μg/L)。
綜上所述,該藥提取液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和極少量有害元素。因提取方法不同,提取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亦有差別。已知微量元素與人體生理、疾病過程關系密切,因此,對中藥“一口鐘”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有重要意義。建議對該藥其它有效成分和其與臨床疾病的關系作進一步探討,以推動中藥“一口鐘”的開發和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