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所能接觸到的事物里,有很多事情并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樣,比如我們所知曉的水蛭,水蛭又叫做螞蟥,在一些水田中的農民一定對它并不陌生,水蛭可以吸食人畜血液,是一種水生害蟲,但是你知道水蛭也可以入藥嗎?與水蛭類似,還有一種昆蟲叫做虻蟲,也是以吸食家畜血液聞名,而它恰恰也是中藥,那么水蛭和虻蟲一起功效是什么?
水蛭,俗名螞蟥,在《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記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長繁殖,是中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近年新發現水蛭制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歷史上以自然捕撈為主,因近年農藥、化肥等濫用,及工農業“三廢”對環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資源銳減,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中國南方在1995年前后,開始捕撈自然苗種,首次進行人工飼養,獲得成功。北方地區因苗種和技術原因一直未有養殖。
虻蟲又稱牛蜢,牛虻,牛蚊子,中華虻、白斑虻、灰虻。屬虻科昆蟲,喜愛舐吸家畜血液,遍布全國各地。 虻蟲的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在恒溫環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個世代。另外,虻蟲對環境適應能力及抗病能力都很強。虻是典型的吸血昆蟲,虻成蟲口器刺吸式適于吸血,能將牛馬騾驢等牲畜的皮膚刺穿,吮吸其血液,有時攻擊人類和其他動物。能傳播多種人畜疾病。虻喜棲息于隱潮濕的地方,性喜陽光,成蟲多在白天活動,喜在高溫強光下的白天活動,中午最活躍。
水蛭味咸、苦,平。歸肝經。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癥的功效。用于血瘀經閉,癮瘕痞塊,中風偏癱,跌撲損傷。孕婦及月經過多者禁用。虻蟲含蛋白質、氨基酸、膽固醇及鈣、鎂、磷、鐵、鈷、銅、錳、鍶、鋅鋁等24種無機元素。味苦;微咸;性涼;有毒。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