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柰和山奈看著兩個字是很相像的,那么它們倆分別有什么功效你了解嗎?我們詳細了解一下,山柰(學名:Kaempferia rotunda L. )是姜科,山柰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根莖塊狀,單生或數枚連接,芳香,山奈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姜科山奈屬山奈(Kaempferia galanga L.)的根莖,又名沙姜、三奈、三奈子、三賴、山辣等。原產于熱帶地區,我國主產廣西、廣東兩省區,廣西主要集中在桂平、平南、橫縣等市縣生產,其他一些縣也有產,以根莖入藥用,是傳統著名的中藥,又是著名的香料和食物調味料。
分布于中國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有栽培。南亞至東南亞地區亦有,常栽培供藥用或調味用。
山柰根莖為芳香健胃劑,有散寒,去濕,溫脾胃,辟惡氣的功用;亦可作調味香料。從根莖中提取出來的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定香力強。多年生低矮草本,根莖塊狀,單生或數枚連接,淡綠色或綠白色,芳香。葉通常2片貼近地面生長,近圓形,長7-13厘米,寬4-9厘米,無毛或于葉背被稀疏的長柔毛,干時于葉面可見紅色小點,幾無柄;葉鞘長2-3厘米。
花4-12朵頂生,半藏于葉鞘中;苞片披針形,長2.5厘米;花白色,有香味,易凋謝;花萼約與苞片等長;花冠管長2-2.5厘米,裂片線形,長1.2厘米;側生退化雄蕊倒卵狀楔形,長1.2厘米;唇瓣白色,基部具紫斑,長2.5厘米,寬2厘米,深2裂至中部以下;雄蕊無花絲,藥隔附屬體正方形,2裂。果為蒴果。花期:8-9月。
山奈藥材性狀 本品為扁圓形片塊,單個或2—3個連衣一起,直徑1.4— 2.6厘米,厚約0.2厘米或稍過之,外表面黃褐色或紅棕色,皺縮,偶見須根殘痕,切開面干后因皮部收縮而稍,白而粉質。質堅而脆,易折斷,斷面顆粒狀。氣辛香,辛辣刺鼻,味甘、辛。以片大、飽滿、色白、辛香氣濃郁者為佳。性味和功用 辛,溫。歸脾、胃經。溫中化濕,行氣止痛。用于胸腹冷痛,寒濕吐瀉,骨鯁喉,牙痛,跌打腫痛等。常用量5—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