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海石和海浮石名字很相似,但他們的性質卻有較大的區別,在某些方面又有一些共性。海浮石與浮海石指的是同一種物質,浮海石一般由鋁、鉀、鈉的硅酸鹽所組成,亦可含有氯、鎂等物質。浮海石又稱石花,主要為碳酸鈣,并含少量的鎂、鐵及酸不溶物質。中藥浮海石為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的干燥骨骼,或火山噴出的巖漿形成的多孔狀石塊。海浮石又稱浮石,海浮石,產于廣東沿海,全年可采,撿去雜質,曬干。二者均搗碎生用,或水飛用。
浮海石,中藥材。是一種由火山噴發出的巖石,主要由玻璃質構成,偶然含少量結晶質的礦物。但總的化學成分和流紋巖相似,以二氧化硅為主,其次為三氧化二鋁、氧化鉀等。本品為石珊瑚類的骨骼(石花)或火山巖漿形成的石塊(浮石)。
浮海石配伍膽南星:浮海石咸寒、清肺化痰、軟堅散結;膽南星苦涼 息風清熱、豁痰定驚.二者伍用 其清熱豁痰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療痰熱壅肺之煩熱口渴、氣喘胸悶、咳痰黃稠、咯之不爽者;或痰熱蒙蔽清竅之神昏痙厥、驚癇抽搐等癥。浮海石配伍滑石:浮海石味咸性寒 體輕上浮 有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利水通淋之功 以清為主;滑石甘寒質重而滑 清熱滲濕利竅 以利為主.二者合用 共奏清熱滲濕、軟堅散結、利水通淋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療小便困難、淋漓不盡、癃閉;或砂淋、石淋之小便不暢、尿道疼痛等。浮海石配伍旋覆花:浮海石味咸性寒 入肺、腎經 清肺降火、潤肺化痰 重在清肺化痰;旋覆花味咸性溫 入肺、肝、胃經 宣肺平喘、消痰行水、降氣止嘔 重在宣肺消痰.二者合用 共奏清肺宣肺、化痰消痰之功效 用于治療痰熱咳嗽、痰稠咳吐不爽、胸悶不舒等癥。
海浮石化學組成有頗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鋁、鉀、鈉的硅酸鹽所成,亦即以 SiOz為主要成分的類似玻璃組成的礦物。 因多采自海水,則亦可能含有氯、鎂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質。石花主要為碳酸鈣,并含少量的鎂,鐵及酸不溶物質。浮石 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通常直徑2~7厘米,有的可達20厘米。表面粗糙,有多數大小不等的細孔,灰白色或灰黃色。質硬而松脆,易砸碎,斷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絹絲樣光澤或無。
浮海石一般為白色、淺灰色,偶而呈淺紅色。具有標準的多孔構造,形似蛀窠,有時具管狀構造。表面暗淡或具絹絲光澤。性脆。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故名。浮海石是一種中藥,在我國分布的范圍較為廣泛,有著清肺熱,化老痰的功效。
浮海石主要在我國分布于南部沿海,即。我國自山東半島、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及西沙、中沙、南沙海域,水深0-150m均有分布。浮海石的別名有石花,浮石,海浮石(山東)、浮水石(廣東)、水泡石、海浮石、浮水石、羊肝石。
海浮石與浮海石指的是同一種物質,而且浮海石的應用廣泛,建議大家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浮海石這種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