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楊柳依依出自詩經,可見,柳樹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無論是在盆栽還是在其他方面,很多植物乃至樹木所具有的功效與作用還是很多的,而且藥用價值也不少,在中醫里的一些中藥成分,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若是能夠對這些醫藥常識問題全面掌握一下,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了,也能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加以調理和改善,免受疾病威脅,那么怪柳條藥用價值有什么?
怪柳條別名:楊柳條(《摘元方》),柳條(《芷園臆草》)。藥用部位: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條。成份:木質部含水楊甙。功能主治:祛風,利尿,止痛,消腫。治風濕痹痛,淋病,白濁,小便不通,傳染性肝炎,風腫,疔瘡,丹毒,齒齲,齦腫。《本草拾遺》治小兒一日五日寒熱,煮柳枝浴之。《日華子本草》,可消食。主治血凝氣滯,風寒外束,小兒痘癥,有烏頭陷頂,漿升不起者,煎服或浴之。《綱目》,煎服,治黃疸,白濁,酒煮,熨諸痛腫,去風,止痛消腫。《得配本草》去風熱,除濕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外用:煎水含漱或熏洗。選方:治小便淋濁不清:柳枝一握,甘草三錢。煎湯飲之。(《肘后方》)治小兒胎火不尿:柳枝,干者一握,煎湯服之。(《濟急方》)治尿梗:枯柳(枝)一大把。折碎煎湯,傾坐桶內,被圍住熏。再內服。(《綱目拾遺》)治黃疸:柳枝三大升。以水一斗,煮取濃汁,搦半升,一服令盡。(《外臺》)治急、慢性肝炎:寸以內嫩柳枝二兩,加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一付,分二次服。(《新疆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治疔毒及反花瘡:煎柳枝葉作膏涂之。
上文中對怪柳條藥用價值有什么給出了明確的介紹,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數了。若是能夠提高養生保健意識,不斷的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在感覺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服用一些中藥,不但安全性高,療效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