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植物不僅具有美化我們周邊環境的功能,還就很高的入藥價值,紅景天就是其中的一種,紅景天別名為薔薇紅景天,掃羅瑪布爾(藏名)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根粗壯,圓錐形,肉質,褐黃色,根頸部具多數須根,根莖短,粗狀,圓柱形,被多數覆瓦狀排列的鱗片狀的葉;生長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無污染地帶,其生長環境惡劣,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適應性;可作藥用,能夠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是一味作用廣泛的中藥,紅景天的功效與作用:紅景天亦有很大的美容效果,可作護膚品,也可食用。
藥用價值
性味:寒、甘、澀。
歸經: 肺經。
功能主治:有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氣虛體弱、病后畏寒、氣短乏力、肺熱咳嗽、咯血、白帶腹瀉、跌打損傷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 神農本草經》。
中國古代第一部醫學典籍《神農本草經》,將紅景天列為藥中上品,服用紅景天輕身益氣,不老延年,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能補腎,理氣養血,主治周身乏力、胸悶等;還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熱,并止帶下的功效。
2、《 四部醫典》。
藏《四部醫典》也有關于紅景天的記載,言其“性平、味澀、善潤肺、能補腎、理氣養血。主治周身乏力、胸悶、惡心、體虛等癥。
3、《 晶珠本草》。
《晶珠本草》言“紅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退燒、止痛,用于治療肺炎、氣管炎、身體虛弱、全身乏力、胸悶、難于透氣、嘴唇和手心發紫”。
4、《 本草綱目》。
明代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紅景天,本經上品,祛邪惡氣,補諸不足”是“已知補益藥中所罕見”。
5、《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言“景天味苦酸平,無毒。主大熱大瘡,身熱煩,邪惡氣,諸蠱毒痂庀,寒熱風痹,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清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
6、《 中藥大辭典》。
《中藥大辭典》記載:紅景天“性寒,味甘澀。活血止血,清肺止咳。治咳血, 咯血,肺炎咳嗽。”
7、《 現代實用本草》。
《現代實用本草》言其作用有七,即“一、中樞抑制作用。二、抗疲勞作用。三、強心作用。四、抗炎作用。五、抑制血糖升高作用。六、抗過氧化作用。七、抗微波輻射作用”。
8、《西藏常用中草藥》。
《西藏常用中草藥》:紅景天還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熱、并止帶下的功效。主治咳血、肺炎咳嗽、婦女白帶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