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它的長相特別像我們常吃的土豆塊,但是它的作用可比土豆要大多了,它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生地黃,別名:地黃、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芐、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地黃的塊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溫和氣候及陽光充足之地,怕積水,為清熱涼血藥,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干、舌絳或紅等癥狀,有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的功效,中國各地均有生產,那么,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后,止血;用于熱風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煩渴、發斑發疹、陰虛內熱、吐血、衄血、糖尿病、傳染性肝炎。
清熱涼血。該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營血分之熱而涼血。用于溫熱病之高熱、口渴、舌紅絳,處方如清營湯。另外,該品通過涼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熱的各種出血癥。
養陰生津。該品質潤多液能養陰,味甘性寒能生津,有養陰潤燥生津作用。用于溫熱病后期、邪熱傷津者。另外,取該品滋陰清熱作用,常用于治療陰虛火旺的口干口渴、頭暈目眩,處方如六味地黃丸。消渴病屬熱盛傷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療。
生地黃禁忌:一般來說,生地在作為中藥煎服的時候,用量是10到30克,鮮地黃的量會加倍。不過需要注意鮮地黃性寒,脾虛濕滯的人,不能使用。生地性寒,所以脾胃有濕邪及陽虛者應忌服生地。